管理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7年04月19日 14:35  点击:[]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学校应用型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根据亚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结合管理学院工作实际,特制定管理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具体规划见附件1-4)

    “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简要回顾

    过去的5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学院全体同仁的密切配合下,管理学院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学院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围绕中心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努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现将管理学院过去五年的主要


    工作回顾如下:

    1、动员,全力投入,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

    努力营造评估氛围,学院上下通力协作,完善教学基本材料建设,抓好评估各重点工作环节,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材料检查专项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期间,学院共接受评估专家5次访谈,送检大量试卷、论文,学院评估工作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稳步推进2010版“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真编制2015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冠名班由3个增加到4个,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成功获批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对外合作办学工作业成效显著。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运行,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自觉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摆脱出来。8名教师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并取得双能型教师资格证书。学院支持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学运行,规范课程任务分配、教材选用、教学三期检查、课程考核、课程材料建设、停调课管理等诸环节,保证教学运行规范有序。

    认真落实2010版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前期“德力营销班”、“远方物流班”和“汇智班”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合作办学的力度,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办了“日精物流管理班”,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按校关于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总体部署和修订意见,学院全面总结了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经充分调研和论证,认真完成了2015级四个专业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加大对实验、实训和实习课程的教学过程监管力度,保证“三实”课程的教学质量。过去5的年,学院重点加强“三实”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出台3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促进“三实”课程考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继续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工作,包括加强辅修专业开设,推进多种证书培训工作,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等,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内涵

    学院及其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学院“申、建、改”并举,积极申报新专业,重视提升在建专业,努力改造老专业。过去5年,学院积极申报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过程》和《物流工程》新专业,加大了对在建专业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投入的力度,努力改造《公共事业管理》传统老专业。经近几年的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先后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商管理为校卓越管理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功改造升级。学院的专业建设内涵逐步提升,专业特色逐步成型。学院两大学科企业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按规划顺利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经成功建设之后再次获批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4、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教师国内访学,8教师企业挂职锻炼;重视青年教师培养,1名教师获2013年度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2013年度校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学院获单位优秀组织奖;外派近50名教师参加专项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学院目前专任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3名,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1人,校师德标兵2人,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校教坛新秀3人。2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4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师资队伍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5、重视教研科研,提升教研科研水平

    学院依托农业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两大学科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4门。2011年以来,获批省级教研重大项目2项,省级教研重点项目4项,省级教研一般项目5项。2011年以来,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8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36项,发表二类及以上学术论文55篇,出版专著2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副校长刘朝臣老师的教研团队完成的教学成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管理学》为例”获批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我院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突破。

    6、加强对外交流,积极谋划对外合作办学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先后开设“德力营销班”、“远方物流经管班”、“日精物流班”和“大达物流管理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校际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学习兄弟高校管理学科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开拓视野,同时扩大管理学院的影响力。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校企、校地合作的力度,深化合作的内容,扩大合作范围,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2013年又与上海日精物流公司联合办学。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开拓周边市场,开展社会培训和咨询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力。

    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工作。在外事处的协调下,前往美国、韩国有关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联系的渠道,与国外、境外高校建立广泛联系,努力促成对外联合办学。

    7、高度重视廉政勤政工作

    继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安徽省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关于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预算经费使用、预算外经费管理、科研经费使用、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在年终的教工会上向全体教工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学院各级管理人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努力为全体老师办实事、营造事业发展的平台,努力培育管理学院和谐的“家”的文化。

        “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学院 “十三五”的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发展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存的状况。机遇客观存在,靠我们及时把握;面对挑战,要靠我们的智慧去积极应对。抓不住机遇会影响发展,不能有效应对挑战,我们就不能成熟。只有在客观认识自身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制定学院发展目标和策略,才能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构建保障措施。

    1、机遇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和发展方向。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做好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逐步成为地方高校的主要发展目标。

    亚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较早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高校之一。2009年10月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3年,亚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项目验收。在此基础上,2014年亚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自开展项目建设以来,学校紧紧围绕“三改三建”,扎实推进示范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已把成功升级为安徽科技大学作为“十三五”的奋斗目标,为学院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挑战

    随着应用型示范校建设的不断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组建和科研水平提升、专业特色凝练和专业改造、合作办学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如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有: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课程体系和课程群的设置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问题,“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最后1年实效性监管问题,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各环节的监督管理问题等。

    师资队伍总体学术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偏少、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未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突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少、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强等。

    科研团队尚待形成、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团队需进一步打造,企业管理学学科尚未建设立项。学术研究点多面广、融合度低;科研方向尚需整合、学院的科研项目临时性较为明显,稳定的、特色的科研方向较少;科研项目层次不高,科研经费也较少。但学院的科研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积极性的调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专业数量少,且面临专业改造的压力。目前,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下年将面临停招,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作为传统老专业需改造升级,物流管理专业面临师资偏弱,实验条件投入不足等问题,急需重点培育发展。

    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对外合作办学工作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校际交流不够、校企合作深度有待拓展、校地合作尚未形成项目载体和平台、对外合作办学工作还未启动等方面。

        三、“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抓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定位思想,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拓宽专业方向、打造专业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加强与政府、高校、企业的联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弘扬管理学院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的学院文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经管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凝练学科方向,创新办学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管理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以及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中心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有效激励和适当约束为机制,把学院建设成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影响、特色鲜明的文科学院。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使本学科达到省内同等院校较高水平。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物流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达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预期目标、经管综合实验中心达到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目标、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成校级重点学科,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有力支撑农业硕士(农村区域发展)研究生教育发展。

    2、具体目标

    带领、团结全院教职工,抓住学校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机遇,迎接挑战,力争把管理学院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成果显著、管理科学高效、招生规模适度、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1、总体规模:在校学生1500人左右

    2、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动目前四个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改造,积极申报新专业,争取到2020年力争成功申报2个新专业(物流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等),使学院专业总数稳定在5-6个。新增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工商管理),新增省级特色专业2个(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农业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学科并行发展,经5年的建设,力争企业管理进入校重点建设学科,农业经营管理成为重点学科,有力支撑农业硕士(农村区域发展)研究生教育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建设是我院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1)专任教师人数。到2020年,要达到50人。

    2)师资职称结构。到2020年,我院50名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不少于7人,副高职称不少于18人,中级职称的不少于20人。其中双能型师资比例不低于95%。

    3)师资学历结构。到2020年,我院专任教师生师比更加合理,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20%,副高以上比例达36%,双能型教师比例达80%,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比例达60%,教师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比例达52%,特聘行业企业骨干人才10人。

    4)师资年龄结构。逐步形成年龄上的梯队衔接序列,注重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在高级职称的教师中45岁以下要占60%。

    5)专业师资结构。在确保原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将集中精力,确保新上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以及专业主干课程的师资力量建设。

    4、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采取立足蚌埠,面向安徽,积极向长三角开拓的思路,经过5年建设,基本形成5-8个较为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

    5、科研

    2020年,立项二类以上项目数1-2个,省部级项目25项,产学研基地3个,科研总到账经费120万,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数50篇,成果推广及科技获奖5项,举办学术会议数量2次,教师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次数数量120次,邀请企业家和高校专家开展学术讲座50场。到2020年,新增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5项,其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4个,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2个,教坛新秀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项目1个,名师工作室2个,教研项目数13个,教学成果奖5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每年)5个。

    6、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增强实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基于计算机模拟平台的经管类综合实验室建设。通过5年的建设,力争达到如下目标:

    1)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各类教学软件配齐(其中涵盖: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

    2)建成多个面向经管类本科专业的工商案例分析实验室;

    3)建成一个现代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室;

    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契机,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三五”期间,本科生规模达到1500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校企合作冠名班实现全覆盖,制订全部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质量要求,其主要工作有:

    1.以2015版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针,以实施工商管理专业“卓越管理师”计划为抓手,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在前期“德力营销班”、“远方物流班”、“日精物流班”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合作的力度,打造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着力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在工商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团队资源,构建2-3个高水平、应用型教学团队。“十三五”期间,争取再成功申报1-2个高水平省级教学团队。

    3.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省级综合改革专业要以项目驱动,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和各个年度的工作计划,强化计划的落实工作。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学校的重点改革专业,更要先行先试,闯出一条管理类专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学院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扶持力度,保证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4.制订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管理。制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各课程大纲并汇编成册。注意做好校外实训课程和校内实训课程的课程标准,规范实训课程的管理。尤其要注意做好实训课程的过程监控和考核管理工作,出台相关考核管理规章,促进实训课考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发展

    1、不断提高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学科建设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学校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学科在支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教师自觉主动进学科、进平台、进团队。为此,要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学院级重点学科建设。“十三五”期间,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面临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的多重压力,其主要工作有:

    加大农业经济管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力度,形成标志性成果,争取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十三五”期间,农业经济管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应以服务皖北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强化特色,做出亮点。做好针对皖北3市7县的广泛调研,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对于促进皖北3市7县的新农村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提出系列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学科的影响力,为成为校级重点学科打好基础。

    力争企业管理学进入校级建设学科。学院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企业管理学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督促企业管理学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加大建设力度,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尤其要突破校企合作瓶颈,通过联合开展企业合作项目研究,增强企业管理学学科平台的实力,扩大在校内的影响。“十三五”期间,力争企业管理学进入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2、稳定现有专业招生规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安徽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积极申报新专业。拓展办学视野,努力实现国际合作办学。

    加大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新设专业的内涵建设。各专业要全面总结开办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各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整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材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客观展示教学效果,凝练专业特色。

    做好新专业申报准备工作。拟申报的专业应考虑该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以及整合管理学院现有四个专业的资源优势,学院将组织申报团队前往相关高校考察,深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获取第一手材料,做好新专业申报的论证工作。“十三五”期间,管理学院力争申报成功物流工程质量管理工程两个专业。

    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实现突破。积极与外事处沟通,了解国外、境外高校合作办学需求,争取在现有四个管理类专业纳入“2+2”或“3+1”联合培养模式。拓宽办学视野,充分利用国外、境外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三)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构建高效师资团队

    坚持引培并举,德能并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十三五”期间,管理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其主要工作有:

    1、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引进符合我院教学科研需要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力争“十三五”期间引进3-5名博士学位教师,尤其要引进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和既具有职称学历又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为教师职评创造条件,力争“十三五”期间晋升教授2-3名,副教授3-5名,进一步优化职称结构。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爱校荣校、努力进取、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坚持把狠抓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及时听取并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督促整改,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力争“十三五”期间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师德标兵称号2-3人。

    3、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搭建平台,营造文化,帮扶发展,激发潜力,促进年青教师尽快适应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十三五”期间力争外派5-8人攻读博士学位,3-5人去国内外高校访学,以尽快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加大对学院教师的全员培训力度,外请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来学院讲学,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多方激励,提高我院教师专业素质及我院社会声誉。制订相应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和省级学科专业竞赛,鼓励教师引进校外资源、项目,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教学科学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由于受教学任务繁重、科研积淀不足、教研重视不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学院的教研科研工作呈现水平不高、发展不快的态势,提高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十三五”期间,管理学院将按照“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要求,依据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依托校级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建设学科和院级企业管理学学科平台,积极争取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

    1、加大投入力度,引导教师重视科学研究,提升质量和层次。学院将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教师投入科研的热情,整合内部资源,鼓励教师积极进行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在内部挖潜的基础上,加强对外联络,聘请校外专家、学者,特别是成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的部分专家,前来开展有关讲座,给予针对性指导,学院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突破,省级重大项目立项数和省级教研成果稳步增加。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构建研究所(研究中心)。学院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构建研究所(研究中心),搭建教师间交流、协作和发展的平台,提升科研整体水平。通过团队平台建设实现人人进团队,个个有方向,浓厚学术氛围,激发科研热情。“十三五”期间,力争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左右。

    3、加大学术交流力度,拓宽研究视野。“十三五”期间,学院将鼓励支持相关老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赴省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了解学科动态。另外,拟每年邀请3-5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浓厚学术氛围,帮助老师理清研究思路,增强冲击高档次研究项目的能力。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学院在“十三五”期间按照“走出去”的战略要求,主动融入社会,服务于企业,充分发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功能。要拓展管理咨询、专业培训和活动策划等服务形式,扩大服务功能;要密切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横向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5个),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5项)。

        五、保障措施

    (一)凝心聚力,团队合作,推进学院事业科学发展

    1.“十三五”是学校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管理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领导班子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创新管理方式,带动全院教职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努力探索;保持院务公开透明,取信于全员教职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增进教工福利。

    2.切实提高学院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反腐倡廉,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重大事项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实现。

    3. 坚持依法治院,加强民主建设,畅通民主渠道,更好发挥教职工大会、工会会员大会的作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控举措,建设平安学院;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优良学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校友联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推动学院发展。

    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充分发挥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不断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进一步增强全院凝聚力,使广大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局面。

    (二)努力做好人才的引进、校内培养和稳定工作

    教师队伍总量以满足学院发展为基础,抓好引进、用好、稳定、培养”人才四个环节,通过引进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人才,鼓励教师在职访学、攻读博士,利用各种资源帮助教师申请课题和晋升职称等举措,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以及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努力做到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引进急需的人,培养未来的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加大对教学的规范管理,过程监控与保障,督促每一位老师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教学投入,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风与学风,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适当增加实践创新教育和研究性教育课程;提倡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规范,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保持改革成果;完善导师制,定期举办全院性的教学观摩活动,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公开课,重点组织教学年限在5年以下的教师参加全程观摩学习,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重视督导及教学信息员信息的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

    )搭建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拓展科研广度深度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研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探索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科研资源互补与共享模式,凝练科研方向,搭建科研平台;围绕着方向和平台组织开展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热情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紧紧抓住国家中部教育振兴计划和质量工程建设等机遇,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已有的省校两级质量工程项目如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市场营销特色专业、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卓越管理师等项目,要做好内涵建设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五)推进校际、校企、校地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

    1.加大省内外高校间的合作交流。通过校际合作,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研讨学科专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1.校企合作向广度深度推进。多渠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寻求与更多企业的横向合作。通过培训、联合申报项目、参与企业咨询服务等校企合作方式,努力扩大学院影响。

    2.重视校地合作,争取形成标志性成果。抓住安徽扶持皖北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机遇,深入皖北三市七县广泛调研,提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合作领域。以国外访学、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思路,拓展联合培养人才方式,实现联合办学的突破;健全保障机制,努力开创“双向交流”的生动局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下一条:管理学院基地建设未来五年规划

    关闭

版权所有:亚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学院